开元体育6月29日凌晨5时,渝北区石船镇葛口村蔬菜基地,前来运送蔬菜的货车一字排开,每装满一辆车,葛口村党总支就在账本上记上一笔应收货款。
“5月份葛口村蔬菜销售收入就有10.2万元,占当月村集体收入的70%。”翻着村账本说,这份新收入是“背篓专线”带来的。
所说的“背篓专线号线,其石船站就设在葛口村村口。两年前4号线开通后,石船镇菜农开始背着背篓乘车进城卖菜,于是这条线就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背篓专线”。
近水楼台先得月,4号线的开通让石船镇沿线村庄发生巨大变化——两年来,村集体收入涨了,闲置地减少了,越来越多人返乡创业。
葛口村是石船镇蔬菜产业村,全村蔬菜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80%左右。早在2019年,村里为了发展集体经济,就成立了葛口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以下简称联合社),为理事长。
“我们先是将村里的菜农组织起来,统一育苗、管理、销售,以争取议价权。可那时村子交通不便,上门的商贩常借此压价,村集体也没什么收入。”说。
后来,联合社又主动联系市内各大超市、农贸市场,这种销售方式虽然价格有保障,但需要次日或更晚才能拿到蔬菜款,菜农们嫌回笼资金慢,自然不愿意拿菜来卖,还是选择单干。
销售成难题,村集体也难为“无米之炊”——联合社成立几年来,葛口村除了与邻村合作租用了几台挖掘机承包工程外,便再无其他收入。
2023年,重庆菜都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菜都鲜公司)看中葛口村的蔬菜产业发展潜力,流转了村里300亩闲置土地用于打造蔬菜基地。
根据协议,菜都鲜公司每年为葛口村提供2万元土地租金,并提供10%纯利润保底分红,“菜都鲜公司不仅承担了300亩蔬菜的种植成本,还负责蔬菜销售。”算了笔账,300亩闲置土地打造成蔬菜基地后,按照正常市场价格销售,每年村集体就有30万元左右保底分红。
2023年,葛口村村集体收入达271万元,纯收入达36万元。今年,全年村集体收入预计将超过400万元。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相邻的石龙村。“去年我们村集体纯收入达到43万元,其中最大的一笔增项来自于闲置校舍的租赁,达到10万元/年。”石龙村、主任王亮告诉记者,这个校舍已经闲置了几年,过去无人问津,如今有了轨道交通的“加持”,实现了“变废为宝”,也为村集体增收。
蔬菜好卖了,闲置的土地迅速被利用起来,除了菜都鲜公司流转了300亩土地种植蔬菜之外,村民们也纷纷扩大种植面积。
“背篓专线”开通前,葛口村菜农樊自华卖菜的首选是趁赶场日,把菜运到石船镇上卖,但镇上对蔬菜的需求不多,也卖不起价。
樊自华知道城里的蔬菜价格要高得多,但进一趟城,单程公交就需要3小时,票价也要10多元,还容易错过卖菜的“黄金时间”。
“背篓专线”开通后,樊自华背上自家蔬菜到观音桥、复盛等地售卖,没想到收益不错,“比如糯玉米,在镇上1斤只能卖1元左右,到了城里1斤可以卖到三四元,还经常供不应求。”樊自华笑着说,“这买卖划得来。”
过去由于蔬菜不好卖,樊自华只种了几亩糯玉米,每年收入也不过2万多元,但随着“背篓专线”开通,樊自华的种植面积已扩大到近20亩。
这样的案例,在葛口村并不鲜见。40岁的村民鄢平,原来在外做建筑生意,眼看家乡的发展形势好,他立马回到村里流转土地种植空心菜。“每天下午五六点,我就开始组织村民摘菜,一直持续到晚上十一二点,装车后我就开车把蔬菜送到海领农产品交易中心和人和市场,到早上五六点一天的工作基本结束。”他告诉记者,每天他至少要送约3000斤蔬菜,按照1元/斤计算,每天的毛收入为3000元,除去人工、租地等成本外,“比过去收入高。”
记者了解到,石船镇下辖21个行政村、3个社区,目前已有近一半行政村的菜农依靠“背篓专线”进城卖菜,由于销路顺畅,许多村子的闲置地都利用了起来:葛口村的耕地面积为2100亩,原来就有500亩闲置,如今全部种上了蔬菜;石龙村原来有近千亩土地闲置,如今基本都复耕复垦。
两年前,石船镇石龙村村民杨小祥有了返乡开农家乐的想法,可那时弟弟杨松一个劲儿地劝他,“村里一年到头都没几个人,不要白白浪费钱!”而到了去年,杨松却改变了想法:“哥,咱们一起回家开农家乐!”
杨松改变想法,便是因为“背篓专线”的开通:石龙村邻近轨道交通4号线余个社可乘公交直达地铁站,石龙村菜农将当地蔬菜运输出去的同时,也为村子积累了一批“铁粉”,不少城里人因为石龙村蔬菜新鲜、品质好,开始主动乘地铁到村里买菜。
人流带来了商机。杨松观察到,来村里买菜的顾客以退休老人居多,他们除了到乡村买菜,还有观光休闲的需求。
兄弟俩说干就干,搭伙投入积蓄在自家院子里建起几处供游客围炉煮茶、品尝农家美食的亭子,还推出地铁站包接送服务。一切准备妥当后,去年10月,兄弟俩打造的“泥土香”农家乐正式对外营业。
“开业第一个周末订单就排满了,第一个月我们收入就有几万元,预约的单子也排到了几个月后。”杨松说。
有人回乡开农家乐,也有人搞直播挣流量。51岁的村民徐伟过去开出租车,去年他辞职不干了,回到村里搞养殖,并以“重庆大伟”为名开号直播卖货。“大家对乡村生活很感兴趣,一年来粉丝就涨到了6万多。”他告诉记者,随着粉丝越来越多,自家的土鸡和土鸡蛋越卖越好,仅去年他就卖了600多只土鸡,流量变成了现钱。
一条“背篓专线”,正源源不断地为村子带来人气。“我们正计划围绕轨道交通站建设一处农贸市场,方便市民前来买菜,还打算建设一块共享菜园,发展研学游,为村集体和村民开辟新的增收路子。”石船镇相关负责人说。(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颜安 刘冲)
人民网重庆7月4日电 7月4日,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重庆知识产权法庭知识产权审判(2021年6月-2024年6月)》(下称《》)。《》显示,重庆知识产权法庭成立三年以来,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4135件,审结13753件,法官每年人均结案327件。…
“水来了,以后再遇到干旱,我们果农就不用彻夜抽水灌溉了。”夏日炎炎,望着村头白帝大堰水渠流动着的清水,重庆奉节白帝镇黄连社区果农魏光富满脸笑容。…
涪陵页岩气田员工进行气举作业准备。涪陵页岩气公司供图 人民网重庆7月2日电 (记者刘政宁)7月2日,记者从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公司获悉,今年1至6月,我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累计产气35.785亿立方米,产油15575吨,同比分别增长3500万立方米、4125吨,保持油气生产向“上”的势头,实现超计划运行。…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12-2023 开元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HTML地图 XML地图 备案号:苏ICP备2020048309号-1